(吉打‧亞羅士打)2011年大馬教育文憑(SPM)華文科試卷將採取新格式,即除了擁有原有的兩張試卷,考生也另需進行口試。
因此,今年初中四的學生,則會成為首批應考三張華文試卷的考生,分別有在考場上需考的試卷一(應用文和作文),應考時限1小時45分、試卷二(現代文、古代詩文及名句精華),應考時限2小時15分,以及考試前所進行的試卷三(口試)。
不影響華文科成績
據瞭解,這口試會在考生就讀初中四和初中五期間在學校內進行,並由學校老師評分;但這分數是不會納入學生在報考大馬教育文憑華文科分數,因而不會影響華文科的成績。
換言之,學生在大馬教育文憑報考華文科的分數,依然是以第一和第二試卷分數作為總分數。惟,即使如此,教育部是強制性推行這項口試,而考生所取得的分數也會紀錄在大馬教育文憑成績單內。
教育部採取這考試格式,主要是加強和提昇學生在應用華文和華語詞彙的能力、口才和應變能力。
口試會分為個人和小組來進行,而總評分會以5個等級來評分,分別是特優(25%至30%)、優等(19%至24%)、可以(12%至18%)、尚可(6%至11%)以及弱(1%至5%)。
評審或老師所作出的口語評分是依據5項觀察評分,分別是語法與詞彙、語音與語調、流暢度、想法和禮貌(在小組時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及禮貌)。
個人口試則分為3個模式,即個人和評審(老師)、個人和聽眾,以及個人與帶動者;至於小組則有3個模式,分別是至少2名學生和評審,一起對話,以及4名學生互相對話。
另外,報考生在個人或小組口試中,可選擇的考題模範有14種,計散文評析、發表演說、演講、講故事、辯論、論壇、現場評論、報導新聞、簡報、口頭報告、提供指南、古詩賞析、訪談和談論。
不容許全文背書
學生在進行口試時,是不容許拿草稿,更不容許依據全文背書,必須要依據自己的想法進行口試。
此外,據瞭解,從今年4月至6月將會進行首次口試,而7至9月則是第二次口試。
倘若學生在這兩次考試都取得不俗成績,老師則可直接把這成績當作是學生在大馬教育文憑的口試成績。惟,一旦無法達標,老師則可在學生初中五時,給學生最後一次機會進行口試。
試卷二選擇題改簡答
2011年大馬教育文憑華文科試卷二,即現代文、古代詩文及名句精華試卷,也將使用新格式,即做答現代文、古代詩文部份,從以往的選擇題,改為簡答。
這試卷的應考時限是保持不變,限時2小時15分,可是做答題數是從以往的40題(選擇題),減少至22題,可是學生則需要以文字做答。
因而,換言之,今年報考SPM華文科的考生,是最後一年應考兩張試卷,以及可在第二張試卷以選擇題做答的考生。
久违了 大家
10 年前